01/24《工商時報》專欄:與「社區一家」共同成長的社會企業

2013-01-24
工商時報A6 / 政經八百《觀念平台》

近年來,隨著公民意識的日益覺醒,不少自發性的大規模社會運動,開始風起雲湧、席捲全球,像是占領華爾街、反媒體壟斷等;值此同時,「社會企業」也發展出可長可久的商業模式,逐漸在國際間蔚為風潮。

何謂「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社會企業」是一種有助於勞動市場整合、社會包容、經濟發展,且同時能滿足社會與經濟目標的創新商業模式。

古今中外最享有盛名的社會企業,首推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Yunus)所創辦的「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又稱窮人銀行),專門提供小額貸款給沒有募資能力的弱勢族群創業。

其他像是隸屬於倫敦社會企業聯盟(Social Enterprise London)的「傑米奧利佛餐廳」(Jamie Oliver’s Fifteen Restaurant,訓練殘障人士進入餐飲業)、新典學公司(New Model School Company,在英國經營補校提供偏鄉學童英文與數學課程)等,都屬於經營有成的社會企業。
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歷史雖然較短,但與國外經驗一樣,大都是由非營利組織轉型而成,多半是提供弱勢者工作機會,或是為支持公益使命,以自給自足為目標,而從事營利(收費)的生產或服務事業。

在台灣,較典型的案例包括,陽光基金會的庇護工場-陽光汽車美容中心、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烘焙坊與便利商店、彭婉如基金會的社會照顧福利服務支持系統等。

其實,《信義房屋》早在2004年,因有感於政治紛擾所導致的社會不安、人心浮動,遂提出「社區一家」贊助計畫,盼能重拾台灣過往里仁為美的中道力量,九年來已斥資近2億元台幣,協助1,096個社區,實現改造家園樣貌、重塑故鄉風華的夢想。

更令人欣慰的是,有若干社區已摸索出一條自食其力的羊腸小徑,努力擺脫受捐贈者的姿態,成為手持釣竿的自立者,雖然前途可能依舊風強雨驟、橫逆叢生,但總會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時刻。

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兩個與「社區一家」共同成長的故事-花蓮牛犁社區與南投埔里長青村。

花蓮牛犁社區的「牛犁人」共識凝聚得很早,民國85年就已經搭上「社區總體營造」的列車,多年來累積不少成果,例如深度旅遊、戶外教學、社區文物館、DIY與手工藝製品等多元文創產業。

也由於全體社區居民的無私奉獻,使得牛犁社區成為台灣東海岸數一數二的模範社區,不僅曾獲得行政院「國家永續社團獎」、國家文化總會「總統文化獎-玉山獎項」,更榮獲WHO國際安全社區組織評鑑為「國際安全社區」。

近年來,牛犁社區更嘗試著「走出去」,輔導更多社區加入自給自足的行列。根據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楊鈞弼的說法,他們希望將牛犁社區從零開始的種種經驗,分享給其他有志於此的社區同好,有哪些資源可以爭取?如何事半功倍?怎麼做才能永續經營?

楊鈞弼認為,「人」是社區最重要的資產與特色,因此培訓日後社區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是牛犁社區未來的工作重點,目前觸角已延伸超過100個社區,希望每個社區都能善用在地資源、創造工作機會,找回特色成長的年輕動能。

南投埔里長青村則是另一種「小而美」的典型。這是一個老人福利取向的實驗村落、也是一個自助人助的銀髮族社區、更是一種全新型態的安養中心;歷經九二一震災、絕地逢生後的長青村民們,以其不屈不饒的生命韌性,攜手向老天預約一個溫馨自主的活力老年。 

長青村目前共有28名長者,自營項目包括感恩咖啡廳、自足有機農場、老人陶玩、花卉園藝、長者自製手工飾品等。為了充分體現「老有所用」的原則,長青村從來不對外公開募款,但願意接受小額捐款,「雖然仍無法自足,但早已開始自立的第一步」,長青村村長陳芳姿語調中充滿驕傲。

這兩個社區都是本著一股對家園的單純想望,用愛一點一滴地慢慢堆砌,灌溉出今時今日小小的社造幼苗,就像在懸崖峭壁上生根的小草,使盡一切氣力、不放棄絲毫養分,大口呼吸、生根、悄悄茁壯。

這是「社區一家」計畫帶來的意外之喜,很開心「社區一家」能參與這些動人時刻,也實踐了我們向來秉持「信任帶來新幸福」的創業承諾,希望這些社會企業的小小種子,能在社會各地不斷擴散、由小而大,成就一圈圈的幸福漣漪。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