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值到不了的地方
中國時報 A10/時論廣場
上次淺談了如何與時俱進的企業CP值新解,今天想再接續談談有些「CP值到不了的地方」。成本效益(Cost Performance)簡單明瞭,白紙黑字清楚直接,小從個人的消費選擇,大到國家的公共政策,「 CP值愈高愈好」的論述深植人心,但有沒有一些人、事、物是無法被 CP值化的?
有,而且很多。
從個人層次出發,近年來的少子/女化趨勢,或許就是一種「人生 CP值化」的結果:因為走入家庭所費不貲、生養子女代價太高,且多是「把錢丟進水裡」、極可能有去無回;乾脆只談戀愛不結婚(近4 0年的國人有偶率從57%降至51%),或是結了婚不生小孩(新生兒數量從40年前的38萬人/年,降至現在不到20萬人/年),從草食化變成絕食化,導致台灣人口最快在2022年開始負成長。
從企業層次出發,缺乏企業倫理/企業社會責任的商人,為了追求最大利潤,工具、手法、途徑雖然各異,卻同樣成為黑心體系的結構共犯:通路業者拚命壓低成本,剝削人工與上架費用;大型廠商只顧節省採購支出,要求上游供應商「便宜又大碗」,出了事卻推說「我們也是受害者」;小型商家為了保住訂單,只好昧著良心使用價格低廉的合成添加物或是工業原料,反正「吃一點又不會死人」。
從國家層次出發,為了不排擠公共資源與增加經濟負擔,歐盟國家由於難民配額問題無解,在地中海救援船難時躊躇不前;東南亞國家因為自顧不暇,無法收容更多海上難民或禁止本國漁船救人上岸;澳洲政府更與柬埔寨簽訂4000萬澳幣(約10億台幣)的協議,將滯留澳洲的難民轉介到柬埔寨,並透過官方力量,以一人5000美金(約15萬台幣)的代價,收買難民船船長掉頭回到出發地。
人命如何計價?怎麼補償?一旦視CP值為無限上綱,就會發生上述般的荒謬情事,因為市場機制無所不在、市場力量無孔不入,一切都可以秤斤論兩、待價而沽,但這真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文明世界?如果你也有所遲疑,請試著洞悉事物的真正價值、開始建立倫理消費意識、理解並聲援基本人權,或許就有可能導正愈走愈偏鋒的資本主義,守護你、我心中那個「CP值到不了的地方」。
(作者為信義房屋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