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經濟日報》專欄:推動企業倫理 預約幸福台灣

2013-04-04
經濟日報A4版 / 焦點
代詩人韓愈的詠春佳作:「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冬去春來、潮往潮返,四季遞嬗更替、歲月不斷流轉,即便是光芒如永晝不減的真理(或典範),也不免在日夜奔流的歷史長河中忽明忽滅。 
這是我多年致力推動「企業倫理」的深刻感觸,「企業倫理」一度被視為刻板教條、僵化思想,甚至可能拖累或戕害企業競爭力;孰料,一夕巨變驟生,主宰世界經濟走向近300年、備受中外推崇的自由市場機制,竟瞬間引發禍延全球、至今餘波盪漾的金融危機。 
拜讀詩人羅青有關「范寬《谿山行旅圖》為何不重要?」的評論指出,與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並稱為故宮博物院「鎮宮三寶」的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由於不被中國藝術發展史上先後出現的六大典範青睞,受冷落超過600年,直到民初著名畫家徐悲鴻大力推薦,才逐漸攀上藝術高峰。 
同理,金融海嘯的出現證實了資本主義掠奪(或剝削)本質的致命缺失,致使人類文明再度走到了關鍵轉折的拐點,在這前途混沌未明、亟欲建立全新體制的後金融海嘯時代,兼容並蓄、歷久彌新的「企業倫理」,是否有機會指引現代發展又一次步上坦途? 
「典範」似乎到了該轉移的時候! 
很多人接著想問,承襲儒家千年傳統演化而成的「倫理」思想,何以非得藉由「企業」發揮影響力?可以著力的方式或管道很多,如政府、學校、慈善團體等不一而足;更何況標榜「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群我關係和諧的倫理思想,本質上與「追求利潤極大」的私有企業似乎格格不入。 
道理其實不難理解,正因為企業追求利潤極大,所以會審時度勢、考量現實脈絡,進而靈活因應、彈性施策、徹底發揮效率追求成長,會看長不看短、積極培育員工、視人才為資產,會秉持先義後利原則,將群體利益置於個體之上、關懷弱勢、保護環境(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 
這些做法都與「企業倫理」的現代定義切合不悖:以企業為主體,針對各種利害關係人(客戶、股東、員工、供應商、社會大眾、自然環境),從事各種合宜行為、建立適當關係,具體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 
就像誤闖桃花源的武陵人,「停數日,辭去」。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已走進一個人人稱羨的大同世界,何以不長居於此?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仙境美則美矣,卻是不切實際的幸福? 
換句話說,將言而有信、因利思義的「倫理」思想,具體落實於服膺競爭效率準則的「企業」場域中,或許就是追尋現代幸福桃花源的最佳途徑之一。 
政治大學吳思華校長在二月份總統府月會專題演講中,勾勒出的「台灣幸福社會圖像」,與《信義房屋》長久的堅持不謀而合。吳校長呼籲,未來台灣不僅要能創造許多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提供更多具有高成就感的就業機會,還希望擁有一個高度關懷的社會系統,營造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就像企業為關照股東與客戶,持續追求營收成長;「高成就感的就業機會」一如企業為照顧員工權益,所設計的各種培育與職涯規劃;「高度關懷的社會系統與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聽似雖屬政府權責、但仍有許多企業可著力之處,以《信義房屋》為例,如長久協助社區圓夢的「社區一家計畫」、持續不斷的企業倫理推廣教育等,我們以提升軟、硬體的「企業倫理」做法,預約看得見的幸福台灣。 

唐代詩人韓愈的詠春佳作:「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冬去春來、潮往潮返,四季遞嬗更替、歲月不斷流轉,即便是光芒如永晝不減的真理(或典範),也不免在日夜奔流的歷史長河中忽明忽滅。 

這是我多年致力推動「企業倫理」的深刻感觸,「企業倫理」一度被視為刻板教條、僵化思想,甚至可能拖累或戕害企業競爭力;孰料,一夕巨變驟生,主宰世界經濟走向近300年、備受中外推崇的自由市場機制,竟瞬間引發禍延全球、至今餘波盪漾的金融危機。 

拜讀詩人羅青有關「范寬《谿山行旅圖》為何不重要?」的評論指出,與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並稱為故宮博物院「鎮宮三寶」的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由於不被中國藝術發展史上先後出現的六大典範青睞,受冷落超過600年,直到民初著名畫家徐悲鴻大力推薦,才逐漸攀上藝術高峰。 

同理,金融海嘯的出現證實了資本主義掠奪(或剝削)本質的致命缺失,致使人類文明再度走到了關鍵轉折的拐點,在這前途混沌未明、亟欲建立全新體制的後金融海嘯時代,兼容並蓄、歷久彌新的「企業倫理」,是否有機會指引現代發展又一次步上坦途? 

「典範」似乎到了該轉移的時候! 

很多人接著想問,承襲儒家千年傳統演化而成的「倫理」思想,何以非得藉由「企業」發揮影響力?可以著力的方式或管道很多,如政府、學校、慈善團體等不一而足;更何況標榜「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群我關係和諧的倫理思想,本質上與「追求利潤極大」的私有企業似乎格格不入。 

道理其實不難理解,正因為企業追求利潤極大,所以會審時度勢、考量現實脈絡,進而靈活因應、彈性施策、徹底發揮效率追求成長,會看長不看短、積極培育員工、視人才為資產,會秉持先義後利原則,將群體利益置於個體之上、關懷弱勢、保護環境(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 

這些做法都與「企業倫理」的現代定義切合不悖:以企業為主體,針對各種利害關係人(客戶、股東、員工、供應商、社會大眾、自然環境),從事各種合宜行為、建立適當關係,具體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

就像誤闖桃花源的武陵人,「停數日,辭去」。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已走進一個人人稱羨的大同世界,何以不長居於此?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仙境美則美矣,卻是不切實際的幸福? 

換句話說,將言而有信、因利思義的「倫理」思想,具體落實於服膺競爭效率準則的「企業」場域中,或許就是追尋現代幸福桃花源的最佳途徑之一。 

政治大學吳思華校長在二月份總統府月會專題演講中,勾勒出的「台灣幸福社會圖像」,與《信義房屋》長久的堅持不謀而合。吳校長呼籲,未來台灣不僅要能創造許多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提供更多具有高成就感的就業機會,還希望擁有一個高度關懷的社會系統,營造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就像企業為關照股東與客戶,持續追求營收成長;「高成就感的就業機會」一如企業為照顧員工權益,所設計的各種培育與職涯規劃;「高度關懷的社會系統與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聽似雖屬政府權責、但仍有許多企業可著力之處,以《信義房屋》為例,如長久協助社區圓夢的「社區一家計畫」、持續不斷的企業倫理推廣教育等,我們以提升軟、硬體的「企業倫理」做法,預約看得見的幸福台灣。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