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鳳凰花開、驪歌聲響的季節,相信有不少讀者的親朋好友、甚至是自己,就要踏出校園、展翅高飛,恣意揮灑並開創個人的燦爛天空,但未來前途茫茫,是好?是壞?是一帆風順?還是百般崎嶇?著實令人心慌。筆者不才,謹以親身經驗提供各位年輕朋友參考。
50年前的初夏,筆者與所有莘莘學子一般,在全校師生的祝福之下,剛從嘉義中學初中部畢業。不同的是,頂著南台灣的毒辣豔陽,我心裡卻是淒然無比,由於成績欠佳無法進入嘉中高中部就讀,好不容易錄取私校輔仁中學,卻仍因功課太差被留級,不幸退學後又改讀神州補校,最後以同等學歷報名大專聯考,名落孫山了三年,直到第四次才考上最後一個志願-文化大學法律系。
縱使求學歲月坎坷,但我始終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就一番事業,因為自幼受父親手不釋卷影響,加上家中藏書頗豐,使得筆者很早就接觸形形色色的各種書籍,有傳統儒家典籍,也有當時反動作家柏陽及李敖等人的作品,解析事件的角度深入且多元(或說異於主流),也因此影響筆者與同儕朋友關係相對疏離。
於是乎,筆者的慘綠少年,就在一方面滿腔憂國憂民,對政局不滿,卻又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不願離經叛道中不斷拉扯,導致學業表現一落千丈,最終在大學畢業後,與老師的一段對話中幡然醒悟,自此確認人生方向與目標。
退伍之後,借住在大學教授王老師家投入國家考試,有一天老師問我:「為什麼想當律師?」被問倒的我一時答不上來,脫口而出一段八股文:「老師教我們法律就是正義,律師是在野法曹,要為正義奮鬥努力」,老師淡淡地說:「你怎麼知道你的當事人是站在正義這一方?如果他騙你,你還算是主持正義嗎?」
老師接著說:「如果你能在你所處的行業中,從根本預防、疏減訟源,為整體社會節省司法資源,就算不是在法庭上,同樣是善盡法律人天職」。當時的我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後來就遵照老師建議,投入台灣早期民事糾紛最多的不動產行業,至今已屆37個年頭。
早年也曾有過入不敷出、連年虧損、典當太座首飾應急的創業維艱時期,但筆者始終如一,不曾因挫折或困難而有所退卻。支持我最根本的後盾在於「思考透徹、必成信念、貫徹執行」。
一個人只要能確認自己做人處事的信仰無誤,就會油然而生一股堅信力量,正如明代大儒王陽明所說的「真知必能行」,即便前方會不斷遭遇橫逆與試煉,也不表示自己走錯路,只是能力與經驗還不足,需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檢視與練習,確認何處不足、又該如何補強,直到抵達終點為止。
簡言之,當一個人思考透徹之後,就會產生必成信念,再搭配貫徹執行,很自然「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目標)」。謹以此短文祝福所有社會新鮮人「改革社會、堅持理想、逐夢踏實」!
(本文同步刊載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