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經濟日報》專欄:期待名副其實的金蘋果

2013-01-01
經濟日報 A4版 / 焦點

2013年伊始,時代巨輪頭也不回地向前滾動,身處於資訊爆炸、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世界的變與不變在眼前飛逝,唯一仍可肯定的是-「啃蘋果」可望繼續引領風騷。 
自2001年迄今,全球消費者接連歷經iPod、iPhone、iPad等的資通訊革命。蘋果產品變成不可或缺的隨身必需品,讓人彈指間暢遊世界、徜徉於天涯海角,致使人類社會的互動與溝通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 
從邊緣到主流,蘋果搭配豐富多元的新奇軟體(iTunes、App等),日以繼夜地滲透到人們的食、衣、住、行中,創辦人賈伯斯儼然人際再造的一代宗師。 
匯集愈來愈多「信徒」後,自然帶來了「富貴逼人」的巨大效益,推升蘋果去年市值來到5,000億美元的天價,一舉超越沃爾瑪(Wal-Mart)、Google、微軟(Microsoft)、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等大型跨國企業,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成了眾人艷羨的「金蘋果」。 
「譽滿天下,謗亦隨之」,各種批評與責難開始此起彼落,追根究柢,應與蘋果獲利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卻無助於紓緩美國高失業之苦有關。 
於是,蘋果逐漸質變,執行長庫克一改賈伯斯素來的強悍作風,開始發放股利、與競爭對手針對專利官司和解;甚至在2012年底,宣布自2013年起斥資1億美元,將一條製造麥金塔電腦(Mac)的生產線,從中國大陸拉回美國。 
此舉勢將牽動若干上下游產業鏈一併赴美設廠,所衍生的乘數效果與群聚效應,對就業狀況持續低迷的美國來說,不啻是一大利多。 
可預見的未來,蘋果將掀起一股製造業「迴游」美國的風潮,不僅可能啟動下一波「再工業化」的全新契機,同時也向世人展現其身為全球製造業龍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決心與魄力。 
所謂「再工業化」的意涵是,蘋果不可能原封不動將中國大陸的傳統生產模式,在美國本土複製運作;勢將強化並研發運用新一代資訊科技,來因應美國高人一等的勞工成本,以最少的人力,擠出最多的生產力,而這也將蔚為未來製造業「made in USA」的發展新趨勢。 
至於「企業社會責任」在製造業領域,則可概分股東、客戶、同仁、供應商、社會大眾與自然環境等構面。蘋果歷來在關照前三群利害關係人部分,可說表現優異,卻鮮少提及「惠我良多」的供應商、社會大眾與自然環境。 
以供應商為例,蘋果之所以能大發利市,「低成本、高利潤」的經營手法居功厥偉,而其背後的成功關鍵,不外乎是由蘋果出眾不凡的研發與設計能力,加上配合度奇高的供應鏈與代工廠,才能成就蘋果帝國的傲人霸業。 
推到社會層次來說,創造就業機會雖是企業回饋的方式之一,但在「獲利至上」的前提下,不少製造業大舉外移至地租、工資廉價地區,以「低還要更低」的生產成本謀取更大利潤,看似企業獲利、國家經濟可望「更上一層樓」,實則多數民眾未能真正享有高成長的甜美果實。 
如何兼顧各利害關係人權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蘋果動見觀瞻,如何解題,成為名符其實的「金蘋果」,企業家都在企盼。 

2013年伊始,時代巨輪頭也不回地向前滾動,身處於資訊爆炸、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世界的變與不變在眼前飛逝,唯一仍可肯定的是-「啃蘋果」可望繼續引領風騷。 

自2001年迄今,全球消費者接連歷經iPod、iPhone、iPad等的資通訊革命。蘋果產品變成不可或缺的隨身必需品,讓人彈指間暢遊世界、徜徉於天涯海角,致使人類社會的互動與溝通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 

從邊緣到主流,蘋果搭配豐富多元的新奇軟體(iTunes、App等),日以繼夜地滲透到人們的食、衣、住、行中,創辦人賈伯斯儼然人際再造的一代宗師。 

匯集愈來愈多「信徒」後,自然帶來了「富貴逼人」的巨大效益,推升蘋果去年市值來到5,000億美元的天價,一舉超越沃爾瑪(Wal-Mart)、Google、微軟(Microsoft)、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等大型跨國企業,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成了眾人艷羨的「金蘋果」。 

「譽滿天下,謗亦隨之」,各種批評與責難開始此起彼落,追根究柢,應與蘋果獲利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卻無助於紓緩美國高失業之苦有關。 

於是,蘋果逐漸質變,執行長庫克一改賈伯斯素來的強悍作風,開始發放股利、與競爭對手針對專利官司和解;甚至在2012年底,宣布自2013年起斥資1億美元,將一條製造麥金塔電腦(Mac)的生產線,從中國大陸拉回美國。 

此舉勢將牽動若干上下游產業鏈一併赴美設廠,所衍生的乘數效果與群聚效應,對就業狀況持續低迷的美國來說,不啻是一大利多。 

可預見的未來,蘋果將掀起一股製造業「迴游」美國的風潮,不僅可能啟動下一波「再工業化」的全新契機,同時也向世人展現其身為全球製造業龍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決心與魄力。 

所謂「再工業化」的意涵是,蘋果不可能原封不動將中國大陸的傳統生產模式,在美國本土複製運作;勢將強化並研發運用新一代資訊科技,來因應美國高人一等的勞工成本,以最少的人力,擠出最多的生產力,而這也將蔚為未來製造業「made in USA」的發展新趨勢。 

至於「企業社會責任」在製造業領域,則可概分股東、客戶、同仁、供應商、社會大眾與自然環境等構面。蘋果歷來在關照前三群利害關係人部分,可說表現優異,卻鮮少提及「惠我良多」的供應商、社會大眾與自然環境。 

以供應商為例,蘋果之所以能大發利市,「低成本、高利潤」的經營手法居功厥偉,而其背後的成功關鍵,不外乎是由蘋果出眾不凡的研發與設計能力,加上配合度奇高的供應鏈與代工廠,才能成就蘋果帝國的傲人霸業。 

推到社會層次來說,創造就業機會雖是企業回饋的方式之一,但在「獲利至上」的前提下,不少製造業大舉外移至地租、工資廉價地區,以「低還要更低」的生產成本謀取更大利潤,看似企業獲利、國家經濟可望「更上一層樓」,實則多數民眾未能真正享有高成長的甜美果實。 

如何兼顧各利害關係人權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蘋果動見觀瞻,如何解題,成為名符其實的「金蘋果」,企業家都在企盼。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