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工商時報》專欄:地方如何創生?

2018-07-03

觀念平台-地方如何創生?
2018年07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 周俊吉信義房屋董事長
5月下旬,筆者應邀赴行政院參與「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首場會議,會中可以感受到政府對於均衡台灣發展、形塑幸福城鄉的迫切與重視,身為長期推動社區營造的民間單位,筆者自然也積極把握難得機會,分享我們多年來執行「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的心得與發現,藉以拋磚引玉、成就幸福台灣。
「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是筆者在14年前,結合公司同仁力量所共同推動的大型社會改造工程,並於3年前進入第二階段-「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希望可以走進每一處不易觸及的社會角落,從每一件微不足道的生活大小事開始,串起人們臉上一朵又一朵的溫暖笑容,重塑里仁為美的淳厚人情,尋回台灣民間的能動性與生命力,進而完成社會重組與提升的終極願景。
至今,我們共收到8,799筆計畫提案,涵蓋全台98%的鄉鎮區,協助1,960個提案單位開心圓夢,去年底更榮獲總統文化獎,首創由企業為推動主體而獲獎的歷史紀錄。
身為期待台灣愈來愈好+長年身體力行的創夢者之一,我們除了欣見主政者與我們群策群力、共同投入,更亟欲貢獻若干關鍵思維,以便日後延伸綱舉目張、事半功倍之效。
首要之務是形成「社區意識」。一般有關地方創生的迷思,都是希望引進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地方自然就能夠欣欣向榮;但不少實例證明,產業在進駐地方之前,如果沒有先行了解社區、認同社區、形成社區意識,進駐後很容易造成社區居民的分裂或是抵制,產生少數人賺錢、多數居民不開心的反效果。
也就是說,「地方創生」的成功前提不在於吸引產業進駐,而是如何集思廣益為地方居民帶來幸福,才能帶來促進人口回流、地方繁榮,區域均衡適性發展的後續可能;如何建立多對多關係的社區認同與歸屬感,進而凝聚人心,衍生出「都是為了社區好」的自發意識,才是地方創生的第一步。
其次是推動方式。主管機關或是企業組織都可以是地方創生的領頭羊,好處是目標清楚、做法明確、經費充裕,但是由上而下的實踐節奏卻很容易招致「重硬體、輕軟體」的散財童子之譏,或是落入「有錢、有人、卻無心」的成效不彰困境,其癥結在於「欠缺社區意識」,也因此推動做法最好都能環繞著「如何形成社區意識」結構性進行。
以「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為例,我們接受任何形式的社區自主提案,過程中納入大量的共學資源與機制,協助提案單位不斷調整、優化、升級自己的計畫,不論最後結果為何,每一個提案單位都可以透過並利用「社區一家」平台,充分培養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社區意識,雖然費力耗時,但這種由下而上的凝聚歷程,正是地方創生得以可長可久的必備要素。
最後是有效導入社區營造能量。「社區意識」不是新鮮事,也毋須另起計畫培育相關人才,過去包含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等計畫,其實都已經各自透過不同方式與渠道,積極形塑或建構不同類型的社區意識,從而蓄積出充沛豐厚的民間能量與氛圍,端視主事者如何彙整重組、轉化再利用,若能再密切結合產官學資源,相信「地方創生」、「均衡台灣」的政策目標指日可待。
「地方創生」無疑是所有人的嚮往,誰不想在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上,與自幼熟稔的人、事、物攜手成家立業、實現人生夢想,甚至是頤養天年?而「社區意識」正是影響其成敗的箇中精髓,但願憑藉著各界菁英的規劃與投入,終有一日,我們可以從「社區營造」微笑邁向「均衡台灣」。
(工商時報)

5月下旬,筆者應邀赴行政院參與「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首場會議,會中可以感受到政府對於均衡台灣發展、形塑幸福城鄉的迫切與重視,身為長期推動社區營造的民間單位,筆者自然也積極把握難得機會,分享我們多年來執行「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的心得與發現,藉以拋磚引玉、成就幸福台灣。

「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是筆者在14年前,結合公司同仁力量所共同推動的大型社會改造工程,並於3年前進入第二階段-「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希望可以走進每一處不易觸及的社會角落,從每一件微不足道的生活大小事開始,串起人們臉上一朵又一朵的溫暖笑容,重塑里仁為美的淳厚人情,尋回台灣民間的能動性與生命力,進而完成社會重組與提升的終極願景。

至今,我們共收到8,799筆計畫提案,涵蓋全台98%的鄉鎮區,協助1,960個提案單位開心圓夢,去年底更榮獲總統文化獎,首創由企業為推動主體而獲獎的歷史紀錄。

身為期待台灣愈來愈好+長年身體力行的創夢者之一,我們除了欣見主政者與我們群策群力、共同投入,更亟欲貢獻若干關鍵思維,以便日後延伸綱舉目張、事半功倍之效。

首要之務是形成「社區意識」。一般有關地方創生的迷思,都是希望引進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地方自然就能夠欣欣向榮;但不少實例證明,產業在進駐地方之前,如果沒有先行了解社區、認同社區、形成社區意識,進駐後很容易造成社區居民的分裂或是抵制,產生少數人賺錢、多數居民不開心的反效果。

也就是說,「地方創生」的成功前提不在於吸引產業進駐,而是如何集思廣益為地方居民帶來幸福,才能帶來促進人口回流、地方繁榮,區域均衡適性發展的後續可能;如何建立多對多關係的社區認同與歸屬感,進而凝聚人心,衍生出「都是為了社區好」的自發意識,才是地方創生的第一步。

其次是推動方式。主管機關或是企業組織都可以是地方創生的領頭羊,好處是目標清楚、做法明確、經費充裕,但是由上而下的實踐節奏卻很容易招致「重硬體、輕軟體」的散財童子之譏,或是落入「有錢、有人、卻無心」的成效不彰困境,其癥結在於「欠缺社區意識」,也因此推動做法最好都能環繞著「如何形成社區意識」結構性進行。

以「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為例,我們接受任何形式的社區自主提案,過程中納入大量的共學資源與機制,協助提案單位不斷調整、優化、升級自己的計畫,不論最後結果為何,每一個提案單位都可以透過並利用「社區一家」平台,充分培養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社區意識,雖然費力耗時,但這種由下而上的凝聚歷程,正是地方創生得以可長可久的必備要素。

最後是有效導入社區營造能量。「社區意識」不是新鮮事,也毋須另起計畫培育相關人才,過去包含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等計畫,其實都已經各自透過不同方式與渠道,積極形塑或建構不同類型的社區意識,從而蓄積出充沛豐厚的民間能量與氛圍,端視主事者如何彙整重組、轉化再利用,若能再密切結合產官學資源,相信「地方創生」、「均衡台灣」的政策目標指日可待。

「地方創生」無疑是所有人的嚮往,誰不想在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上,與自幼熟稔的人、事、物攜手成家立業、實現人生夢想,甚至是頤養天年?而「社區意識」正是影響其成敗的箇中精髓,但願憑藉著各界菁英的規劃與投入,終有一日,我們可以從「社區營造」微笑邁向「均衡台灣」。

(工商時報)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