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經濟日報》專欄:將「台灣藍血」發揚光大

2013-07-10
經濟日報/A4版/焦點

2011年1月12日,一座高達9.5公尺的孔子雕像,巍然矗立於天安門廣場東側,隔著寬廣的長安大街,遙望著天安門入口上的巨幅毛澤東畫像。令人不禁倚欄慨歎,不到半世紀前,由毛澤東揭示的「批林批孔」運動如火如荼;眼下,原本勢同水火的兩人,卻因緣際會同時成為中國政權的代表圖騰。

好一幕歷史的弔詭輪迴!

雖然孔子像只在天安門廣場待了百日,便被移至中國大陸國家博物館僻靜的西北角一隅,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的《論語心得》狂賣400多萬冊、官方極力吹捧的電影「孔子」、以尋回儒家思想為主的國學熱興起,甚至是大陸中華書局將正式引進台灣高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逐步建立中小學全面性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服務體系等。

這種種爭取文化正統與論述性的舉動,顯示出人為抹煞的歷史斷裂無法長久存在,儒家傳統在某種意義上又重新降臨神州大陸。

相較於這股「尋找孔夫子」的思潮,更凸顯長久保存孔學文化的台灣「藍血」傳承。「藍血」(sang bleu)一詞起源於古老西班牙,西班牙王室認為貴族身上流淌著藍色的血液,與膚色黝黑的勞動階級不同,衍伸到後來,西方人以「藍血」泛指具有貴族般氣質與情操的菁英才俊。

不可諱言,儒家傳統(儒學或儒教)與威權封建、八股教條密不可分,孔仲尼身處於苟延殘喘的周王朝封建社會中,斷無可能不沾染絲毫封建體制的影響;事實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根本用意,也是為了借重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倫觀念,加上法家以法治國、富國強兵的中央極權制度,形成「外儒內法」的古代特色國體,進而達到有效鞏固政權秩序、建構超穩定社會系統的功用。

但儒家中心思想並非專於政治服務。孔子雖不反對政府,卻也不一心一意屈從政府:為政者願意行仁義之道,大夥就聯手為大同世界而努力(用之則行);為政者若不肯,孔老夫子也不強求、十分知趣,繼續流浪天涯、宣揚理念(捨之則藏)。

若我們跳脫專制政治及科舉制度的角度,將儒家思想導入現代企業組織,或許可以改造這套舊思維,成為適用自由民主社會的升級版-企業倫理。

以仁、義、禮、智、信-儒家五常為例:企業從「仁」心出發,以兼顧各利害關係人權益為根本原則;既然關心,就希望處事合宜(「義」者,宜也),自然衍生出如保障消費安全、提升產品品質等各類做法。接著,為了讓人人都能各司其職,組織必須發展出一套標準作業程序(類似「禮」制);有了正確的觀念與系統後,還需輔以因時制宜的明辨是非(「智」),與一諾千金的說到做到(「信」);最終才能成就人與人彼此、企業與各利害關係人之間,交互關懷、生生不息的「仁」道。

處於後金融海嘯、量化寬鬆(QE)資金浪潮大退場的時代,全球經濟板塊與商業秩序,勢將大幅挪移與盤整,如何針對資本主義恃強凌弱、以大欺小的盲點去蕪存菁,發展出一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新世紀法則,或許正是具有「藍血」氣質的台灣企業,以企業倫理重新縱橫世界舞台的絕佳契機。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