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工商時報》專欄:《四方報》深耕四方 ─「企業、公益、志業」三合一,台灣有一股嶄新力量正在崛起

2013-03-05
工商時報A6 / 政經八百《觀念平台》

水蛇年伊始,利用機會向讀者們拜個晚年,祝福各位今年都能有如飛龍乘雲、騰蛇乘霧般大展鴻圖。提到大展鴻圖,想必是許多頭家們心中念茲在茲的頭號大事,但近年來有一股嶄新力量正在崛起,不再以追求利潤極大為唯一目的,而改以結合「企業」、「公益」與「志業」三者為宗旨,試圖在台灣社會開拓出一條迥異於以往的經營之路。 

去年榮獲「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理想社會類首獎的《四方報》,就是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2004年,《信義房屋》提撥1億元的贊助經費,推出5年為期的「社區一家贊助計畫」,幫助有心改造的社區實現夢想,不僅促進鄰里交流,更希望讓冰冷已久的人際信任重新回溫。 

2009年,啟動第二階段「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再度投入5年 1億元的預算,進一步從原先單純的補助角色升級,偕同社區結合相關能量,發現並創造各具特色的成長價值與模式。 

走過9年的歲月,超過3,000個日子,今年「社區一家」邁入第十個年頭,一共收到5,961件提案,計有1,096個社區獲得贊助。一月底也盛大舉行了「2012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頒獎典禮」,其中,《四方報》以其社區影響力大、公共參與度高、執行能力佳、計畫具創意、永續發展性強等五大優勢拔得頭籌,成為去年理想社會類的首獎得主,榮獲100萬元的最高贊助金額。 

《四方報》自述其成立宗旨是:為了讓新移民/工免於孤立無援、為能在異鄉生活/工作更愉快、為加速融入台灣社會與彼此了解。這不僅是一個新移民/工紓解鄉愁、獲得母國消息與生活資訊的管道,也能間接改善她/他們在台的工作現況,更期許成為相關NGO團體間服務串連、資訊交流的溝通平台。 

當天親自出席頒獎典禮的《四方報》總編輯張正說,台灣的東南亞新移民/工已逼近60萬人,甚至多於新竹市的居住人口(43萬),是這塊土地上不容忽視的第五大族群,她/他們撐起台灣的基礎建設、承擔許多人拒絕進入的底層勞動、長時間照護家中的臥病親長,甚至為我們生養許多新台灣之子,但多數人的處境卻是弱勢中的弱勢,為了促進台灣社會長期的族群融合與健全發展,以東南亞五國母語發行的《四方報》於焉誕生。


張正強調,雖然一路走來困難重重、意外叢生,人力不足、經費短絀早已是家常便飯,但冥冥中似有幸運之神眷顧,總是能遇上絕處逢生、天降甘霖的驚喜,今年更希望能有效調整《四方報》重北輕南的現有配置,讓許多位處偏鄉、資訊流通更不便的新移民/工們,能體會到異鄉送暖的感動。 

他並與在場來賓們分享一段《四方報》已故創辦人成露茜的理念:「當《四方報》倒閉的那一天,就是《四方報》成功的那一天。」因為那表示台灣社會已成為一個對移民/工充分友善的環境,我們自然可以功成身退、關門大吉。 

「社區一家」計畫中的新移民/工故事不在少數,但第一次出現《四方報》這種著眼於長期兼容並蓄的人文底蘊、透過社會企業的經營模式,以成就終身職志的個案,無怪乎,能獲得全體評審委員的青睞而勝出、奪得桂冠。 

細細思量,這不正是《信義房屋》長久以來「放眼長利、不問短利」的經營原則,這同時也是當初我們推動「社區一家」計畫的初衷。人無法長久離群索居,一個動輒怒目相視的分裂社會,斷不可能擁有眾志成城、其利斷金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如何積極凝聚人心,拾回往昔里仁為美的中道力量,預約看得見的幸福台灣,一直是我們始終如一的殷殷期盼。 

最後分享一段不丹現任總理吉美.廷禮(Jigmi Y. Thinley)先生致力推廣的幸福概念:人的視野愈寬廣,愈能清楚認知個體與群體的密不可分,其回饋社會或致力產業提升的動機也愈強,因為「幸福」不是彼消我長的零和遊戲,互利相生的共存共榮才是真幸福!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