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經濟日報》時窮節現

2020-06-15
《經濟日報》/名家觀點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是南宋末年詩人兼政治家文天祥,留給後人緬懷書生報國的不朽經典。時至今日,報效國家、貢獻社稷的方式已然十分多元,不再只有拋頭顱、灑熱血的單一途徑,而「時窮節現」則成為人們洞悉本質的現世寓言。


目光回到2020,頭號大事莫過於對抗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病毒,這場無關種族、不分疆域的全球公衛危機,毫不留情揭開平素行禮如儀的層層裝飾,讓世人見識各種組織與個人的「真面目」,原來貌似運作順暢的結構或系統,實則外強中乾、不堪聞問。


二次戰後,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腦力,交織發展出分工精密、相互牽引的自由貿易與全球治理制度,雖然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見的比較利益,拉抬近代文明突飛猛進,卻顯然不敵無形病毒的全面入侵,在斷鏈後百廢待舉、疫情趨緩積極復鏈的同時,也許更應該思索我們希望以何種方式復興?


當鎖國、封城、隔離、社交距離…嚴重打亂人們正常生活作息與規範的同時,地球反而迎來了睽違數十年之久的清新空氣,其他物種的生活空間頓時倍增,飽受蹂躪的自然環境也因此獲得短暫的喘息機會。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最新報告預測,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今(2020)年全球的碳排放量將比去年劇降8%,是有史以來的最大減量幅度。


想想,近年來極端氣候的發生頻率──酷寒、溽暑、大旱、暴雨…,及其所帶來的重大災損與危機;2019年的《牛津辭典》甚至選出「Climate emergency」(氣候緊急狀態)作為年度代表詞彙,充分顯示「如何有效控制碳排放量」,早已是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必須正視的生存課題。


進一步追根究柢,新冠肺炎病毒的出現會不會其實是人類自食惡果?許多未知病毒藉由人類過度破壞自然、增加與動物接觸機會,因而進入人類社會、展開全新變異。如果我們無法記取這一次以無數生命換來的慘痛教訓,以全新思維啟動即將行動的解封復興,未來恐怕只會一再重蹈覆轍。


從企業角度觀之更是如此,疫情的確對營運造成負面影響,我們可以選擇降低短期成本、繼續使用相對便宜的化石燃料;也可以堅持節能減碳、導入數位系統著眼長期效益。但前者只會讓企業錯失調整體質、發展經營韌性的機會,無止盡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停滯輪迴之中;而後者則可以讓我們重新盤檢既有不足、加速汰弱留強,超前部署企業更好的發展未來。


以筆者服務的公司為例,透過全體同仁的努力不懈,2019年在碳足跡、水管理及人均用電碳排放量等方面,都提前達成2025年的原訂目標;未來也將繼續努力、擴大適用範圍,持續貢獻一己之力,希望可以有效緩衝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的重大衝擊。如果有愈來愈多的民營企業都願意堅定邁向「永續」,尋求經濟、社會、環境三者間的共生共榮,也許攸關全球氣候治理共識的《巴黎協定》就不會一拖再拖,有關碳權、碳交易等市場機制就可以早日具體落實,各國政府就有可能徹底拋棄「重經濟、輕環保」的傳統老路。

「時窮節現」,大疫過後的經濟衰退已成定局,為1994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生效以來的全球「去碳化」行動,帶來史無前例的重大挑戰,歷史將會記錄我們在這個地球重開機的關鍵時刻,以何種姿態書寫人類下一階段發展的全新註腳。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