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中國時報》專欄:「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2013-08-12
中國時報/A15版/時論廣場

1940年,當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烽火四起時;在美國底層的貧困非洲裔家庭中,誕生了一名體重僅為兩公斤的早產女嬰,在22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20。

由於早產與營養不良導致抵抗力低落,小女孩在蹣跚學步時,先後染上肺炎與猩紅熱,好不容易痊癒後,卻又在四歲時罹患小兒麻痺症,連帶併發了左腳癱瘓的後遺症,此後不得不長期與輪椅為伍。她的母親每逢周末,就帶著女兒前赴90公里外的醫院就醫,全家人除了不間斷地輪流按摩她的左腳,並時刻鼓勵著小女孩:「邁開步伐!加油,妳可以的!」。

雖然醫生對於小女孩的病情,從沒給過正面答案,但經過長期間的努力復健後,小女孩從拄著拐杖不良於行、穿矯正鞋走路、恢復正常行走、開始練習跑步、參加田徑隊,到最後成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女人」,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中一舉奪下三面金牌,其完美優雅的跑步姿態更被歐洲體壇譽為「黑羚羊」,她是美國短跑名將 --威爾瑪.魯道夫(Wilma Rudolph)。

永不言退的熱忱與堅毅,確為實踐夢想的不二法門!

以個人為例,不論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或是身經百戰的職場老鳥,「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總是屢試不爽。「畢馬龍效應」一詞源自於古希臘神話故事:一位熱愛雕刻藝術的塞浦路斯之王--畢馬龍,用盡畢生心血完成一座美女雕像,而且還愛上了這座雕像,衷心期盼它能變成真人,日復一日的焚香祝禱,感動了愛神阿芙達,願意賦予冰冷雕像生命,成為畢馬龍的皇后雙宿雙飛!

「畢馬龍效應」其實是一個自我催眠預言:內心抱持正面期望的人,往往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相反的,抱持負面想法的人,則容易言行消極、坐困愁城。

若應用於企業組織之中,不時出現的「相信才看見」與「看見才相信」之爭,也是一個典型案例:有一派人信仰經驗法則,對於未來想像力求謹慎、保持高度懷疑,為盡可能降低失敗機率,強調「有圖有真相」,看見才值得相信;另一派想法則是剛好相反,認為人定勝天、「相信才有力量」,能與不能只在一線之間,只要觀念積極,凡事都能柳暗花明,千鈞一髮也能絕處逢生。

兩種意見皆有其立論基礎;如觀察企業發展歷程,任何企業在草創之初,多半是一無所有、從零開始,僅憑藉著創業者的滿腔熱血與抱負,加上一步一腳印的披荊斬棘、胼手胝足,才換得數十年如一日的成長茁壯;縱使過程中可能因思慮不周、規畫不全或經驗不足而失誤犯錯,但每一次的愈挫愈勇、記取教訓,都將為日後的成功蓄積涓滴能量,等待迎來繁花撲鼻香的一天。

但,倘若主事者心態保守,堅持眼見為實、甚至偏聽偏信,則企業抱殘守缺的機率勢將大增,更有可能一步步邁向衰退或死亡。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在困難中看到新機會,悲觀主義者則在機會中看到新困難」的根本差異。

陶淵明《讀山海經詩》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精衛鳥了解銜石填海是徒勞無功嗎?沒人知道!千萬年之後,說不定東海當真成了滄海桑田。不論是否達到世俗所定義的成功,精衛鳥理解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讓短暫青春因為實踐的勇氣而不枉此生!

一如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名言:「思想會變為言語,言語變為行動,行動變為習慣,習慣變為性格,性格變為命運」。謹以此短文,與在悶經濟中力爭上游的台灣年輕人共勉之!(作者為信義房屋董事長)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