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工商時報》觀念平台-願意創、學習創、努力創

2020-09-07
《工商時報》/ 觀念平台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相信不少人與筆者一般,不曾想像過國際移動可以幾乎停擺,只能腳踏「實」地走過大半個2020;也因為這樣被迫保持社交距離的沉澱,我們得以在上緊發條的日夜中,有了空檔可以思考人生與未來。

筆者理梳了近期參與的社會脈動,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自2018年起,政府集結中央、地方、民間與學者專家,盤點相關資源全力投入地方創生,並宣示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2020年初,由黃日燦律師發起的「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希望能超越明天與今天,為台灣產業帶來源源不絕、關注後天的創新動能;2020年七月,長期協助台灣新創的「AAMA台北搖籃計畫」,擴大轉型為「台北市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盼能協助新創永續發展。

地方創生,談的是為地方尋回生機與活力,浴火重生。

產業創生,談的是聚焦日後趨勢、不斷推陳出新,生生不息。

創業者共創,談的是連結跨世代經驗與資源,共生共榮。

聰明的讀者發現共通點了嗎?台灣各界正不約而同藉由「創」,讓我們的社會/企業/思維可以日新又新、蒸蒸日上;某種程度表示,戰後以來的台灣社會發展,從輕工業、製造業、科技業,現階段又走到一個重要轉捩點,大步邁向以價值與創意為本的新時代。

光談概念很玄,讓筆者分享幾個實際案例。像是地方創生,筆者與公司同仁合力投入的「社區一家」計畫,至今已進入第二階段-「全民社造」,持續了16個年頭。透過這樣的耕耘不輟,讓我們跟許多社區都成了教學相長的重要夥伴,例如宜蘭內城社區。

與內城結緣於2006年,由於農村年輕人口外流嚴重,逐漸退出農作行列的老農們,捨不得手邊的農耕工具,如「鐵牛」-耕耘機、「力阿卡」-載貨用兩輪人力手拉車等,希望重新修繕、轉型使用,卻遍尋不著補助資源,所以向社區一家提案,並獲得「幸福社區組楷模獎」的補助。

此後,我們便與內城社區結伴同行,公司同仁陸續以志工方式協助搭建社區內的「幸福草屋」(步道歇腳亭);「社區一家」先後七次補助內城的各種社造計畫;於是逐漸吸引年輕學子返鄉深耕,讓內城從沒落農村重生蛻變為倍受歡迎的「鐵牛力阿卡」生態社區。

還有,因為產業創生平台所成立的公益信託基金,旨在推動台灣與國際的科技群聚與對接、為既有企業與新創者搭橋、強化企業創投、培育具備國際觀與創新管理能力的未來領袖等,今年11月將舉辦首次高峰論壇並發表白皮書。

至於新創生態系,以筆者在AAMA搖籃計畫時期的學生-「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為例,結束為期兩年的深度交流與分享之後,綠藤生機目前是台灣第三家「B型企業」,在年年維持獲利的前提下,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曾連續四年獲得「對世界最好」的環境大獎,也是相當受年輕人青睞的優質企業,連實習生的錄取率都低於0.5%(今年五個實習缺,共有1,500人申請)。顯見追求工作價值、創造人生意義已成為台灣新世代的核心樣貌。

另一個令人驚豔的創業計畫是「驚喜製造」。這是一家體驗設計公司,以好玩有趣為創作原則,租用規模各異的城市空間,進行不同主題的休閒體驗,現階段的主軸是結合餐飲與劇場,讓消費者感受「選擇」與「結果」之間的千絲萬縷。

歷來推出過《無光晚餐》、《一人餐桌》、《微醺大飯店》,今年的最新力作是《明日俱樂部》,不僅場場熱銷且佳評如潮。這樣的創新思維與落地操作,肯定是筆者這一代人難以想像的,但無疑將是台灣未來持續發光發熱的關鍵利基。

社區與企業都是人的集合體,唯有我們時刻願意「創」、學習「創」、努力「創」,台灣才能真正步入花開燦爛、新意百出的「創世紀」。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