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濃濃年味的2月,冷冽寒風有如強弩之末,掩不住的春意早已在枝頭上鬧出點點新綠;四季遞嬗之間,大疫蔓延已逾兩年,面對不斷變異演化的隱形對手,我們除了奮力維持正常作息,更要在逆境中重展生機。
慣以全球視角洞悉未來趨勢的《經濟學人》與《世界經濟論壇》,不約而同指出氣候難關(抗暖化氣候行動是否成功)、疫情導致的社會凝聚力腐蝕與分歧,及通膨隱憂為各國帶來程度不一的經濟風險,將是2022年最嚴峻的巨觀層次議題。
微觀面向呢?與你、我日常緊密相關的生活趨勢又是什麼?長期為Starbucks、Netflix、Coca-Cola、Samsung等跨國企業,調查並觀察人們消費趨勢的Trendwatching公司。
在針對2022年所提出的22項消費商機中,有接近1∕3的項目與「地方生活」有關,例如改善鄰里生活品質、支持地方獨立小店、以社區為經營重心、促進地方人際互動交流等。
限縮實體行動,加速數位發展騰飛猛進
這顯然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當我們不再能自由穿梭國界進行商務活動或觀光旅遊、已然成為常態的遠距工作型態,甚至動輒封城禁止出入各種場所,住家附近步行可即的範圍,就成了你、我的全世界。
也因此,在這個小小世界裡的生活機能與條件、鄰里互動與冷暖,自然也成了你、我日常中的大事件。
值此人們實體行動大幅度限縮的同時,數位領域的發展與突破競相騰飛猛進,不論是AI、加密貨幣、元宇宙、NFT等都可說是百花齊放。
不難想見,這兩股方興未艾的生活趨勢—「在地生活重起」與「數位生活躍進」,肯定會在今年及可預見的未來持續蓬勃發展、欣欣向榮。
各位聰明的讀者發現了嗎?在地生活重起+數位生活躍進,不就成了投入地方創生的絕佳「甜蜜點」(Sweet Spot,原為高爾夫球術語)嗎?
及早察覺消費者的興趣、期待、熱情或需求,提供具有經營利基的承諾、產品、服務或方案,找到桿頭上的最佳擊球點,讓「地方創生」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換言之,嘗試導入或應用在地人力、物力,並搭配數位工具擴散效果與影響,不僅是順應疫後新常態趁勢而起,更可以ESG(環境—社會—治理)思惟響應人人有責的抗暖化氣候行動,具體為你、我、下一代及孕育萬物的地球善盡心力。
為此,筆者與公司同仁邀請長期投入地方創生的國發會陳美伶前主委,去年底共同成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為有志於地方創生的伙伴們媒合資源、互通有無、共學共好。
短短數月,已有近百組地方創生團隊願意與我們併肩前進。您也想在疫後重生、為台灣創生、讓地球再生嗎?誠摯歡迎加入我們行列,此其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