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工商時報 名家論壇》搶救地球生命共同體

2023-09-04
《工商時報》/名家評論

彈指間,第三季很快就要結束;如果你發現今年度的家庭(或個人)損益表,在8月初就出現虧損,該如何亡羊補牢?筆者以為,大多數人都會想方設法開源節流,盡可能追求損益兩平。

遺憾的是,我們居住的地球在今年82日進入「生態負債」,又稱「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意即我們在82日消耗完畢地球今年度所有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開始出現環境赤字;在今年剩下的日子裡,只能靠吃老本(過去剩餘的資源庫存)運作,並持續累積二氧化碳。

第一次的地球超載日出現在1971年,發生於當年1225日,此後不斷往前。根據研究機構引用聯合國數據計算出:如要支撐全球人口總需求,需消耗1.7個地球的資源量,隨著人類消耗資源速度愈來愈快,透支的日子也愈早到來,「如果花費一直超過收入,終有一天會宣告破產。」

於是,全世界掀起一股風起雲湧的綠色浪潮,但我們同步發現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嚴峻威脅,而自然生態失衡也正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主因之一,兩者陷入一種互相毀滅的惡性循環。

也因此,早在1992年,在巴西里約舉行的聯合國「地球高峰會」中,便將「全球暖化」與「生物多樣性」並列為環境兩大議題;與會的153國代表也共同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f Biodiversity)。

歐洲領頭,致力生態系統的復育

最早啟動具體做為的是歐洲,歐盟執委會逐步盤點後發現,歐盟現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政策工具不足,遂在1998年發起了「歐洲共同體生物多樣性策略」,並發展出一系列跨部門「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並於2001年整合為「2010年實現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不再損失」。到期後,又於2011年提出「我們的生命保險,我們的自然資本:歐盟2020生物多樣性策略」的戰略目標。

2020年,歐盟更進一步發布了「歐洲綠色新政」,以「2030生物多樣性」及「從農場到餐桌」為兩大核心內容,致力在2030年前恢復歐盟生物多樣化,加強對陸地與海洋保護,扭轉生態系統退化,並建立可持續性食物鏈。

歐洲議會近來陸續頒布各項法案,像是去年底實施的「零森林砍伐供應鏈」,被點名的主要商品如咖啡、棕櫚油、木材、巧克力、紙張等,都須提出其供應鏈未砍伐森林的盡責調查聲明,否則不得在歐盟27個會員國境內銷售;還有今年7月初甫通過的《自然保育法》,要求各成員國在2030年前,復育其國境內20%的陸地與海域,並於2050年擴展至所有需要復育的生態系統。

歐盟的決心不容小覷,歐洲執委會甚至在今年初向歐盟法院提告六個會員國,指控他們未落實建立機制以防治外來入侵物種、落實生物多樣性。

 

台灣見賢思齊,保育瀕危生物

見賢思齊,筆者與同仁因為長期與各地社區合作、投入社造工作,對台灣島上的生物多樣性變化感受良多,便在2018年響應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百種興盛允盟行動」,積極復育台灣瀕危植物,選定五種嚴重瀕臨絕種等級的植物-三蕊楠、琉球暗羅、山檳榔、蘭嶼法氏薑、藍睡蓮,攜手有能力照顧的社區進行移株復育。

先後進駐彰化平和村花樹銀行、花蓮縣牛犁社區豐田文史館、高雄市美濃區鍾理和文學館等地,2020年在彰化花樹銀行成立「社區一家生態復育園區」,除持續復育瀕危植物外,更積極復育鄰近八卦山脈中數量銳減的「皇蛾」(鱗翅目中體型最大的蛾類昆蟲),盡可能維護八卦山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同時,我們也在去年與其他夥伴發起「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倡議平台」,希望可以回應聯合國於2030達到自然淨正向、2050前全面恢復自然生態的階段性目標。「生物多樣性」並不遙遠,因為你、我、花草樹木、蟲蟻獅獸、天地萬物,其實都是身在「地球」這條船上的生命共同體,難以無你有我般地遺世獨立。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