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遠見華人 菁英論壇》推動ESG永續作為,就是實踐企業倫理

2024-10-14
《遠見華人》/菁英論壇

筆者雖然自幼早慧、手不釋卷,唯獨對教科書興趣缺缺,從小學三年級起就在教室待不住,雖然跳級考上了第一志願,但從中學就開始落隊、甚至留級,最後從補校結業,以同等學力考了四年,才考上最後一個志願。

所幸,大學時期遇到了無私奉獻、關懷學生的王寶輝老師,一路走來,受到老師莫大的幫助,不論是物質資助、知識啟發、還是精神支持,也因此很早就發願要仿效恩師,盡可能成為他人生命裡的一道光。

於是,在2004年,筆者追隨台灣大學前校長孫震教授與國內管理學大師許士軍教授的腳步,投入「企業倫理教育扎根計畫」;2009年,進一步成立「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專責作為國內大專院校教授企業倫理教師的交流平台,並邀請孫校長擔任創會理事長。

也許很多人對「企業倫理」並不熟悉,最早是起源於台灣科技教父--李國鼎先生,在1991年創立「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推行他所倡議的「第六倫」--(互不相識的)群己關係,孫校長與許教授都是促進會成員之一。

建設第六倫,才能順利邁入現代社會

「第六倫」是相對於傳統「五倫」而言。儒家倫理中素有「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基礎,李國鼎先生認為,我們雖然是禮儀之邦,但所重視的往往只有五倫、而不是第六倫;甚至出現「有關係就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就有關係」的荒謬現象,因此必須建設第六倫,才會順利從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

「第六倫」又可分成個人和工商業兩方面。在個人方面,第六倫是--從「親親」「仁民」到「愛物」。在工商業方面就是「企業倫理」--不以不道德的手段求效率,不以損害別人的方式謀利潤。

時至今日,也許我們能將「企業倫理」的定義擴充成:「以企業為主體,針對各利害關係人(含後代子孫),從事合宜行為、建立適當關係,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某種程度可以說,企業倫理與當前風行的ESG、永續思潮是一體兩面、互為表裡,前者是核心理念,後者則是具體作法或量測標準。

適逢推動企業倫理教育邁入第20個年頭,筆者誠摯感謝孫校長與許教授一直以來與我們在企業倫理路上攜手同行,始終不輟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倫理師資,讓多年前灑下的企業倫理種子陸續開花結果。同時也真心期盼,愈來愈多為師者在「傳道、授業、解惑」之餘,亦能將企業倫理即早融滲於未來人才的DNA中,打造台灣產業日後獨一無二的競爭力。此外,協進會也將一併啟動「企業倫理線上講堂」與「倫理與永續大專青年領袖營」計畫,致力於持續推廣與深化企業倫理影響力,和台灣社會一起永續前行。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