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誠品生活松菸店」隆重開幕,與原有的華山文創園區,一東一西、一先一後相互輝映,平添不少沁人心脾的文化氣息,成為台灣文創產業發展的閃耀亮點。
超過半世紀以來,充分揉合本土在地風味、西洋民主科學、中華悠久傳統與日式殖民基礎的混血島嶼土壤,孕育出讓世界驚豔的美麗風景-台灣人。
相較於對岸存在文化斷裂、瘋狂追逐數大便是美的硬體趨勢,台灣顯然擁有「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無形利基。
可是,在產官學各界競相為文創產業擘劃美麗新藍圖的同時,與所謂「文創」業者絲毫無干的我不禁尋思:「文化」是一個籠統且廣泛的概念,範疇包羅萬象、面貌千變萬化;加上不斷注入與時俱進的創意活水,「文化創意」就像一個由社會底蘊培養長成的千面女郎,在不經意的街市角落裡、舉手投足中悄然出現,教人難以猜透、卻又驚艷異常。
也因此,如何界定「文創產業」,本身就存在操作上的難度;更何況,還有兩個關鍵反思不得不提:一是「文化創意」真有可能「產業化」?二是與其執著「文創產業化」,不如選擇「產業文創化」!
第一個問題,答案見仁見智。英國在1997年成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將散落於各行各業的文創產業,集合起來命名為「創意產業」外,著手研究產業現狀、並提出發展戰略,是為現代「創意經濟」的濫觴。
此後,「文化創意產業」在國際社會中蔚然成風: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官方範疇外,各國政府多依其國情制定專法或推動小組,積極扶植潛力無窮的文創產業。
當然,也有一派人批評,這種做法徒然「多了銅臭、丟了文化」,認為期期以為不可。
持平而論,檢視目前風靡世界、擄獲全球目光的文創業者,多數無法兼顧「文化」與「創意」,有的大則大矣,但容易受制於市場力量、流於媚俗;有的則由於政府強力介入、框架設限太多,致使難以自力更生;這些都是我們常存於心的發展警惕。
或許奠基於既有基礎之上的「產業文創化」,才是拓展華人品牌的康莊大道。
「文化創意」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對人世的感知、對環境的體認;推到極致,會演化成為「春城何處不飛花、生活無一不文創」的境界。
也就是說,如果可以在各行各業中導入文化元素,透過多方位的立體式思維,提供超越商品/服務價值的文創體驗,塑造以創造幸福感為主軸的消費氛圍,相信必能大幅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同時又能擁有複製不易、推動社會進步的額外優勢。
就好像引進科技與美學的台灣蘭業,不僅在國際間名聞遐邇,更曾在有百年悠久歷史的英國「切爾西花展」(Chelsea Flower Show)中多次奪冠,深獲英國女王喜愛與盛讚。借重建築藝術成功轉型的殯葬服務業也是一例:龍巖集團延請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規劃興建世紀生態墓園-光之殿堂,順利重塑並拉抬「陰宅」的形象與價值,絲毫不遜於任何具實用功能的「陽宅」。
有識之士與相關當局或許應該思考,與其殫精竭慮扶植「文創產業化」,不如借力使力提升「產業文創化」,藉以扭轉目前由西方主導的全球價值觀,為世界文明、人類進步做出重要貢獻,再造一個近悅遠來的華人文化共榮圈。
這,可能才是台灣夢、華人夢,甚至世界夢的真正內涵,及其是否落地實現的關鍵因素!
(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