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在《看見台灣》後,不斷尋思如何扭轉現況,探求台灣的「柏雷托最適狀態」(Pareto optimum),解方只開了一半,另一半尚待此番分曉。
「少子」向來無法與「高齡」脫鉤處理。少子之勢尚可倚賴政策工具(生育津貼)或傳統觀念(生肖效應)減緩衝擊;但高齡現象卻有如日起月落、潮來潮往,自古皆然、無法逆轉。不過,我們或許可以下述兩個層次,重新檢視「高齡/老化」的意義。
第一是定義。台灣光復初期(民國40年)男性平均餘命是53歲,女性是56歲,65歲以上者無疑屬於高齡人口,齒搖髮禿、年老體衰,自然適合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但60年後(民國100年),國內男性平均餘命是75.96歲,女性為82.63歲,平均多出近一半的人生可供揮灑;再加上教育普及,在學時間變長、生育時間明顯延後,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傳統「老化」觀念顯已不再適用。
早在20幾年前,筆者在擔任中華民國青年創業協會理事時,就曾在理監事會議中,熱烈討論過是否提高青創楷模的參選年齡(當時上限為45歲),雖然當年度仍維持原制;但幾年以後,還是決定放寬參選年齡(現制為年滿25歲、55歲以下)。
而老化程度較高的歐洲國家,為紓緩社會成本不斷膨脹,引發國家財政危機的隱憂,在金融海嘯後,已陸續計畫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如希臘從61到63歲、西班牙從65到67歲、法國從60到62歲、英國從65到68歲;歐盟委員會甚至提出未來目標,將成員國的退休年齡推遲到70歲。
亞洲國家也不遑多讓。南韓今年4月修法通過,強制退休年齡由57歲延至60歲;馬來西亞在7月也決定由55延至60歲;新加坡則正研議由65提高至67歲等。
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現今世界75歲老者的精神、能力與意願,並不亞於過去的65歲,「老化」的定義與樣貌正不斷被改寫與重塑。
第二是心態。心理學認為,人的一生都會歷經三種年齡層次:實際年齡、生理年齡及心理年齡。與歲月同行、無從改變的是「實際年齡」;隨著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與老化過程,「生理年齡」也會各異;「心理年齡」則是指思想與行為老化的程度。這三種年齡不見得會亦步亦趨成長,不時會發生此消彼長的現象。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2年,就已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政策架構,主張從健康、參與及安全三大面向,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歐盟也將去年(2012年)定為「活躍老化暨世代間連結年」( European Year for Active Ageing and Solidarity between Generations),並發展出「活躍老化指數」,試圖從「就業」、「社會參與」、「獨立、健康及安全生活」、「活躍老化能力及有利的環境」等四個面向、共22項指標,來衡量老年人口在各領域活躍的情況。
評估結果發現,全球第五老的瑞典(高齡人口比重18.8%,前四名為日本、德國、義大利、希臘),其活躍老化指數竟高居歐盟27國之冠;顯示出生年月日不過只是一組數字,老年人在就業、社會參與、獨立及健康等方面表現皆不遜於年輕人,徹底翻轉了高齡人口需要扶養、依賴他人的刻板印象。
身為全球「老得最快」的台灣,已無多餘時間遲疑躊躇,宜盡速以革命性視野,正面迎向高齡化的時代巨輪,積極思考人類愈來愈長壽的各種可能性,才能有效讓「活躍老化」為台灣社會注入二度新活力。
(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