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工商時報》專欄:孔夫子周遊列「國」

2014-04-25
工商時報/專家傳真

西元前500年,初事魯國、卻失意離去,決定帶領弟子周遊各國講學、恢復上古周禮的孔仲尼,定然料想不到,2,500年後,有一群對儒學思想悠然神往並身體力行的跟隨者,將孔夫子念茲在茲的大道之行,推廣到7,500公里之外的天涯海角-大不列顛群島。

3月中旬,筆者應「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ARC)創始人-愛丁堡公爵菲利浦親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夫婿)邀請,以「國際儒家生態聯盟」(ICEA)代表團成員的身分,前往英國白金漢宮與英國王室、環保團體進行深度交流。代表團成員一行12人,只有筆者來自台灣,代表台灣企業家參與。

菲利浦親王推動環保向來不遺餘力,除創設ARC協助世界各大宗教社團,根據其各自核心教義與信仰,開發不同類型環境保護項目外;更多次大力倡議成立儒學國際組織,希望通過影響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儒家生態智慧,有效提高公眾道德標準,育化人民環保意識,積極改善民眾與企業的生活及生產行為。

去年初春,由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與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李智等人發起創建ICEA,積極從事儒學和生態的國際交流研究,致力於以儒家生態哲學,推動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在現代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發軔地,宣揚儒家淵遠流長的仁民愛物、天人合一等的思想精要,十足反映出歷史的弔詭與諷刺、顛覆與無常、困頓與超越。

廿世紀初,德國重量級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大作「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中指出:中國雖為演進歷史最為悠久的人類文明之一,但始終沒有發展出類似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其主因是由於宗教影響,尤以具有國教地位的儒家倫理,發揮了極大的阻礙作用。

因儒家講求順天應人,鼓勵人們透過禮教適應世界、追求和諧,強調自我修德、遵禮循法、人際倫理,與西方(尤其是基督新教)征服自然、人定勝天的觀點大異其趣,故難以厚植資本主義的萌發沃土,從而限制了可能出現的經濟型態。

但走過許多跨國企業爆發各類醜聞(造假、汙染、剝削等),因貪婪而生的金融危機重創實體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政經失序、生態失衡、貧富擴大失速等,以資本主義為核心思維的西方價值,似已走到盛極而衰的窮途末路,或許可由東亞文明中的陰陽融合、相生相剋尋找全新進路。

儒家的生態哲學起源甚早,一開始因屬於小農社會,故諸子們主張利用厚生,看重四時規律、順應天常,思想主軸為保護資源。漢代起,儒學開始揉雜(特別是易學)陰陽五行學說,主張以人為中心,依循五行變化道理,與自然界互利共處。

到了宋、明理學階段,諸子主張推己及物、格物致知,以利用厚生為基礎,大規模普及仁愛、中和、生生不息等意涵於萬事萬物。一如孔子所推行的「王道」思想,提倡彼此尊重、人人公平,以仁、義、禮、智、信重建社會新秩序,推崇一種跨社會、跨物種、跨世代的平等新思潮。

隨著時代巨輪的不斷推移,這套早已蒙塵的儒家生態哲學,在因緣際會下再度步上世界舞台。1987年,挪威總理布倫特蘭夫人(Mrs.Gro Harlem Brundtland)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中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中,首度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呼籲世人必須攜手尋求可持續、不耗損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經濟發展方式。

此一獲得全球廣泛性迴響、蔚為世界性運動的主流訴求,正與儒家千年來所秉持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精神不謀而合!撫今追昔,孔老夫子若有知,想必定備感欣慰!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