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3日 中國時報 A26時論廣場
拉近最遙遠的距離:人心
■ 周俊吉
5月入梅霖雨連旬,黏膩潮溼教人發悶,一如上半年的台灣躁動易怒,彷彿一不慎點燃引信,就會將中央山脈炸得四分五裂。何以致此?或許是「典範轉移」過程中的迷惘與茫然,導致人們對彼此失去信任、對現況產生怨懟、對未來充滿懷疑,埋下一言一行都會爆發衝突的深沉隱憂。
所謂「典範」,是指在某個時代中,大多數人認知世界樣貌的標準答案。當原本呈現動態穩定的既有典範,愈來愈無法詮釋層出不窮的新現象,無法矯正積累已久的制度缺失與盲點,就會使得舊典範的解釋力與可信度明顯下降,開始出現衝撞現有體制的先驅者,試圖探求並思考建立全新典範的可能。
靜心檢視台灣目前處境,撇開「剪不斷、理還亂」的兩岸關係,單從經濟面向分析:於外,稱霸世界價值觀近兩百年的資本主義,陸續在各國浮現巨大挑戰與社會不公;於內,台灣一度傲視全球的經濟奇蹟,也在原地踏步中逐漸流失競爭力,亟欲重整步伐、東山再起。
這種混亂又失序的過渡期可能十分漫長,如思想啟蒙、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促進中國南北大融合的五胡十六國等,動輒以百年為單位進行大調整。此時,不同角色、不同立場、不同族群之間,是否能夠積極對話、有效溝通,無疑是影響一個社會順利存續或走入歷史的核心因子。
以3個層次簡析如何有效對話/溝通:一是對話形式的互相尊重。不論歧異程度有多大,具有客觀科學的準備與策略,及符合一定標準(或效度)的作業流程,是有效對話的基本配備;如連最簡單的溝通程序都不屑一顧,遑論雙方進行實質對話的期待。
第二是不同角色的互相體諒。一旦進入實質對話,雙方角色/屬性至為關鍵,因為角色不同、堅持就不同、擁有的資源、權力與底線也大不相同,例政府vs.人民、老師vs.學生、組織vs.員工等。故雙方須以誠相待,用心傾聽:有效理解對方的編碼模式,避免跳針型回應的毫無交集;理性妥協:建立改變現狀、交換包容的心理準備;更重要是同理心: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才敲得開溝通大門、有助凝聚共識。
第三則是不同立場的互相理解。這種情況難度相對較高,因為雙方的社會角色雷同、政經地位類似,但對特定議題見解出入而導致立場分歧,如有充分時間運作正、反方案的交叉辯論,在平等互信、公開透明的基礎上異中求同,或許有機會激盪出符合最大公約數的解決之道。
人心雖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但若能透過有效對話/溝通創造和諧雙贏,甚至發揮乘數效果──「集眾智、集眾力」,縮短新舊典範轉移的摸索期,才是真正的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