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工商時報》專欄:星星之火

2014-08-26
工商時報/A06版政經八百

2014年、歲次甲午,註定是台灣不平靜的一年。悶了好久的台灣經濟,好不容易有迎來春燕的跡象;但兩岸洽簽服貿協議一事卻引爆了史上僅見的太陽花學運,不久又發生震驚全台的捷運喋血事件,隨即的澎湖空難、高雄氣爆意外等,在在都讓人心慌意亂、徬徨無依。

不過,自從上個月有機會去了趟尼泊爾,探訪一個與世隔絕的高山聚落,頓時不禁額首稱慶自己身處於寶島台灣,享受著與先進國家幾無落差的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

這趟尼泊爾之行起因於小兒子的志工行程,他的志工經驗十分豐富,從台灣花蓮、南美洲秘魯山區、宏都拉斯偏鄉等地,都曾留下他滿滿行囊的感恩與回憶。今年的志工地點在尼泊爾最西北邊的窮鄉僻壤,一個距離首都加得滿都得轉機兩次、步行3天才能抵達的山中村庄-Yalbang。

在3,000公尺的高山上,遠離家人朋友的小兒子陪伴著當地兒童,從3、4歲的小小孩到16、7歲的青少年,擔任他們為期一個月的英文與音樂老師。

當志工生活接近尾聲,我與內人決定親自前往尼泊爾接兒子回家。好不容易到了當地,眼前一切令我們十分震驚:除了因陋就簡的教室、課桌椅、教具外;飯菜上總是有萬頭鑽動的蚊蟲們「陪同」用餐。更糟的是,醫療資源極度匱乏,如不幸遇有急重症者,只能疾行兩天路程到該區的首府Simikot就醫,但Simikot一年中也只有3個月時間會有醫師待命,連生病都是一種奢侈。

怪的是,這裡孩子雖多,卻幾乎聽不到哭聲。兒子解釋,因為他們在這裡有地方可以住、有食物可以吃,處境比在自己家裡好得太多,還可以念書,擁有改變人生的機會。我心想:哪有孩子不哭的?遠離父母、兄弟姊妹與熟悉的一切,怎麼還能處之泰然?或許是因為放聲大哭也沒有用,只能默默擦乾眼淚,鼓勵自己做個「不哭的孩子」。

一回到台灣,連串以巴戰雲密布、波及幼兒稚子的新聞密集襲來,不禁格外令人慨歎…。加薩走廊那些「來不及長大的孩子」,跟尼泊爾山區「不會哭的孩子」一樣,都是政府失職下的無辜犧牲品。

中東地區的歷史文化錯綜複雜,源遠流長的恩怨情仇,無法在短期內釐清是非對錯。但不論如何,戰爭無情、槍彈無眼,啟動駁火衝突後的最慘痛犧牲者,永遠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平民百姓,特別是不識人間愁滋味的無辜孩童,在沙灘、公園、自家屋頂、甚至在睡夢中,瞬間被剝奪了快樂成長、彩繪人生的機會。

為此,不少國際領袖大力奔走、積極調停戰事,如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等;人在梵蒂岡的教宗方濟各,也親自去電以巴領導人,希望停止各種敵對行動。影響所及,歐洲內部掀起自納粹以降的最大反猶潮、數千名群眾聚集於美國白宮前抗議,甚至連台灣都有民眾靜默站樁,訴求「停止屠殺、解除封鎖」。

尼泊爾與以巴僵局,一邊是不作為,放任人民自生自滅,一邊是過度作為,深陷人民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險境之中,面對這種民不聊生的景況,幸運如我們還能多想些甚麼?做些甚麼?付出些甚麼?

我家小兒子選擇貢獻棉薄之力,讓他的喜馬拉雅朋友們透過學習看見希望、看見未來;我選擇堅持企業倫理,透過商業組織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還有更多的有志之士,選擇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一點一滴改變世界。雖然個人之力微不足道,但若能堅守理念、持續燃燒,難保不會有一天,可以集眾人之願、之智、之力,成就一股「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的舉世風潮!

那你呢?你的選擇是甚麼?



回到上方